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商业部、国家物价局关于试行饲料产品定价原则的通知(摘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23:58:14  浏览:966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商业部、国家物价局关于试行饲料产品定价原则的通知(摘录)

商业部,国家物价局


商业部、国家物价局关于试行饲料产品定价原则的通知(摘录)

1985年11月21日,商业部,国家物价局

通知
为了合理制定饲料价格,促进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现就饲料产品的定价原则和办法规定如下:
一、饲料产品价格,要兼顾国家、企业、用户三者利益,本着按质论价和薄利多销的原则,按照正常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加合理利润确定饲料销售价格,销售价格包括原料成本(含运杂费、保管费、利息、损耗等)和加工生产、储存、销售费用、税金和工商利润。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允许不同品种执行不同价格,凡需通过零售环节销售的饲料允许掌握适当批零差率,不经过零售环节供应的,不得增加批零差价。用粮食、饼粕兑换饲料产品的价格,可按平对平,议对议的原则掌握。
二、饲料产品的工商利润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物价部门核定,价格审批权限放在哪一级,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物价部门商定。按上述作价办法确定的价格,如果高于现行价格的,一律按当地物价管理权限分工的规定,审批后执行。
三、生产、经营饲料的企业,要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保证产品质量。原料进厂、储存、加工、产品出厂、销售等环节要严格把关,要建立健全各项经济责任制,严禁粗制滥造。根据政策,凡按原统购价、比例价等平价购进用于加工饲料的粮食,必须以原价计入成本,不得擅自按议价计入成本,更不得将这部分粮食转手倒卖高价,从中渔利。各级粮食、物价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饲料产品质量、价格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各地现行办法凡与此规定不符的要予以纠正。
以上办法自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起试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煤矿矿用爆破器材安全监察等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

煤安监技装字[2001]第21号

关于加强煤矿矿用爆破器材安全监察等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煤矿安全监察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管理部门,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煤炭工业淮北爆破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各煤矿矿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近年来,由于矿用爆破器材质量问题引发了多起煤矿重大伤亡事故。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减少煤矿事故,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公布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种类的通知》(国经贸安全[1999]863号)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强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的通知》(煤安技装字[2000]第15号)的有关规定,现对加强煤矿矿用爆破器材安全监察等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煤矿矿用爆破器材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各矿用爆破器材生产单位必须在2001年4月底之前申办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授权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煤炭工业淮北爆破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煤矿矿用爆破器材产品检测检验工作。

2001年7月1日起各类煤矿不得使用无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煤矿矿用爆破器材。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认真做好煤矿矿用爆破器材安全监察工作。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要按照《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予以处罚。

二OO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印发肇庆市本级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肇庆市人民政府


肇府办[2005]60号




印发肇庆市本级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肇庆市本级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肇庆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五月十九日







肇庆市本级政府性资源(资产)

收益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市本级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收支管理,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加强市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加快构建我市公共财政体制的步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字[2004]53号),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市财政预算或专户管理,由市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第三条 财政部门是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征收主管机关。市本级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由财政部门或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征收。财政部门和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积极组织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各项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



第二章 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的概念和范围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的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包括本级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企业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收益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益。

第五条 公共资源有偿作用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出让公共资源或经政府审批、许可而独自经营或特许经营项目的使用权或经营权而取得的收入,包括:

(一)土地收益;

(二)河砂开采权拍卖收益;

(三)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

(四)国资事业性媒体取得的广告收入;

(五)七星岩和鼎湖山等旅游景点门票收入;

(六)汽车号牌拍卖收益;

(七)公共场所广告牌经营权有偿出让收入;

(八)公共场所车辆停放有偿服务场点经营权有偿出让收入;

(九)道路、桥梁、隧道、公园、河堤、广场、景观、城市雕塑、人防设施等城市资源的冠名权等有偿出让(使用)取得的收入;

(十)其他利用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

第六条 企业国有资产收益包括国有资本金收益和国有资产处置收益两部分。国有资本金收益是指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和依法由国有资本享有的其他收益。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是指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出售、拍卖、转让收益。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收益是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给的社会团体应上缴财政的资产收益和经营收益,包括物业出租收入、对外投资收益、尚未脱钩或名脱实不脱的拥有实质控制权的经济实体所产生的收益和事业单位(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经营收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益是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售、拍卖、转让收益。



第三章 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征收管理



第八条 各项公共资源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应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特许经营等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确定使用者或经营者。对各项公共资源有审批许可决定(发证)权或授予(委托)特许经营权的部门负责以该项公共资源实施市场化运作,并组织收取该项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各项公共资源使用权或经营权出让后,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应上缴财政部门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市政府对组织收入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

第九条 企业国有资产收益由市国资委负责监缴。国有资产收益的年度收支,由市国资委会同市财政局提出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 由市国资委接管的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收益以及由市国资委接管的事业单位的经营收益由市国资委负责监缴;未移交市国资委接管的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收益由市财政局负责监缴,并实行按季预缴,年终清算的办法。

第十一条 实行公务员统一岗位津贴制度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在暂不改变单位资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全额上缴市财政专户,其中30%返还原单位用于补充公用经费,70%由市政府统筹安排。单位的闲置资产处置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专户,资产处置成本由市财政局予以返还。

第十二条 没有实行公务员统一岗位津贴制度且没有移交市国资委接管的事业单位(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收益,由市财政局根据各单位的收入情况,在保证单位正常运作的基础上,核定各单位每年度应上缴市财政收益额,并实行一年一定。

第十三条 由市国资委监缴的国有资产收益(包括企业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收益和资产处置收益)的征收管理办法由市国资委另行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 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的使用审批程序



第十四条 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的使用参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编制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年度收支预算,报市政府审批后严格按预算执行。具体的收入任务由市政府下达到有关的职能部门。

第十五条 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超预算用款,由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具体申报审批程序按《肇庆市市本级财政资金拨款管理暂行办法》(肇府办[2004]129号)执行。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加强对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收缴和使用的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收支管理程序。

第十七条 各相关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本部门和单位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的管理,及时足额缴交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并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八条 市政府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本级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收支管理情况,接受人大的监督。

第十九条 公民、法人、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有权对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的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有权申诉和检举。

对违反政府性资源(资产)收益管理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市财政局可根据本暂行办法制定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