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追求正义的操守——律师职业的“非道德性”分析/刘英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3 01:16:28  浏览:874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追求正义的操守
——律师职业的“非道德性”分析

吉林大学
经济信息学员2002级
法学三班
刘英博(本科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钱大军


引 言
公益与私利,程序与实体,经济与道德,技能与伦理,这些矛盾与范畴在律师的身上交织冲突,使律师职业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争论和评价。作为现代法制发展的需要,作为当事人权利实现的有力保障,肩负着维护法律权威和私权利不受侵犯等多重任务的律师,在全心全意维护委托人利益时却在大众看来具有服务于金钱物欲的直接等同性,所以律师的道德状况在大众看来是极为堪忧的。司法实践中,部分律师无视职业道德的约束,违规操作、违法办案,更加剧了大众对律师的反感,这就是大众认为的律师职业的“非道德”的主要原因。然而,本文要讨论的范畴不是大众从这些表面现象分析出的“非道德”,而是由于律师业本身的技术特点和其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而产生的“非道德性”——并不是指违背伦理道德,而是与道德存在隔阂或不完全相溶;它的成份也并不是指法律职业的本质性要素,而是附属性、表象性的成份,是不能代表法律职业整体道德的结论。笔者认为,正是这种“非道德性”才体现出律师职业存在的根本价值,同时也是现代法制对律师的根本要求。

一、“非道德性”含义的界定

汉语中的非道德的含义比较笼统,生活中使用的含义多指不道德,和大众坚持的道德是不相符合的、违背的。英语当中,非道德含义因构词不同而含义有别,有两种含义值得注意:一个就是“反道德”(immoral),是指道德上错误的、不以为然的、应受谴责的,而某人负有的道义上的责任, 即指大众所谓“恶”的行为和思想,这是和汉语的意思是一致的;另一种就是“非道德性”(unmoral),它的具体含义是指与道德无关的,不涉及道德的。虽然它们都可以用汉语中的“非道德”来表述,其含义却是大相径庭。笔者认为,律师职业道德并不是大众道德在律师职业领域的具体化;相反,它是指导律师执业的规则性准则,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以大众道德为基础产生的。因此,“非道德性”作为律师职业道德的表象性、附属性的成分,其涵义并不是指违背大众遵守的伦理道德,确切的讲是建立在第二种含义解释的基础上——与道德存在隔阂或不完全相溶,甚至在很多方面不涉及道德或与道德是完全无关的。

二、探究律师职业“非道德性”的成因

(一)律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体现出其“非道德性”
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道德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按照富勒的分析,道德可以划分为理想道德和义务道德。前者是人们所追求的现实生活中应当存在的道德状态;而后者其实是要求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前种道德而产生的道德性义务。把道德规范的内容进行分析,还可以做出价值、原则、规则和感受及态度四种层次的划分。义务道德主要体现为规则和原则,而因何产生这种义务、这种义务的正义性体现主要由价值和感觉及态度这两个因素左右。不难看出,律师职业道德在道德分类中是一种义务道德,即如果有人达到这样的标准不会受到赞扬,但如果违背了则要受到斥责或惩罚。所以,律师职业道德不是大众遵守的道德。在我国法制土壤和法律研究都不丰富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大众道德和律师职业道德的是一般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其实并不正确,准确的表述可以借助于数学的定义:律师职业道德和大众道德只是两个有相交部分的不同集合。
由于律师职业道德不同于大众道德,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联系之处在于律师职业道德的部分内容和大众道德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在2001年11月26日中华全国律师会修订的《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规范》第二章中明确列举了律师应当遵守的九条总则性职业基本准则。分析九条条文的罗列,其中体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积极维护律师的声誉,全面提高律师队伍道德建设水平,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保障律师切实履行对大众和社会承担的使命和责任。通过条文的表述和认识,我们不难看出本规范要求律师在全社会中应当率先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民众的权利,保障司法公正,成为一般大众的楷模,其原因在于:(1)律师职业的工具就是法律,职业的根本依据是法律;(2)律师集团的构成上多数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比普通群众更加熟悉法律和道德;(3)律师的职业决定了他们要和大众广泛接触,天然负有为其解决疑难、排除干扰、享受法律上的权利的义务。从这个层面上看,律师职业道德仅是通常所说的大众道德一部分,并不存在特殊性。
律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和大众道德的区别之处,这是律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易为大众所理解接受的。例如:律师要为当事人保守秘密;以无罪的基础为犯罪嫌疑人辩护;以保护己方当事人的利益为优先等等,这些情况恰恰和大众道德的标准难以达成共识。因为在这个价值取向上,律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主要偏重于对己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而对对方当事人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追求却是次要的。此外,大众产生误解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完成法制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是一种特别注重伦理秩序和信念的体系,强调个体人格的发展同宗族社会伦理要求协调一致,它更追求实质的公正,排斥法律形式主义,进而导致大众对法律的不信任,动摇法律在国家的统治地位。现代律师的作用突出表现在打破这种看似协调公正的实质正义,而为个体独立的人格发展创造环境,并运用法律形式主义来维护这种独立的、富有理性的法律关系。
(二)律师职业技术使其职业道德体现出“非道德性”
1、律师职业拥有理性的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运行的特点是在最大程度上排斥感情的冲动和任何恣意的决定。相对于其它社会规范的区别体现为内在的、强制性的理性因素。无论行为、结果及因果关系如何组合构成,都会发生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律后果的发生往往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为转移,正是这种理性因素的存在使得法律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作为法律职业团体的一员,律师并不拥有该团体的所有思维方式,由于制度设计的目的、律师在程序中所体现的作用和所代表的利益等因素,律师拥有如下的思维方式:(1)依靠法律程序为思考设定框架。程序对于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律师介入案件,对案件思考,参与案件的审理,为当事人的利益奋斗,这所有的诉讼活动都要按法律程序进行;违反了程序的规定,律师的行动就是违法的、无效的。法律程序一开始就通过当事人的委托,代理或辩护关系的确定等程序为律师选定了阵营,他的思考方向、利益选择就随之确定,还要亲自参与案件审理的“过程”为当事人利益奋斗。因此,法律程序就首先作为一个框架确定了律师是一方利益的代言者这一确定的思维方向,成为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指南。(2)思维保守,不轻易应承案件的成败。律师的职责就是替当事人说话,而不是越俎代庖替法官作出判决。有些当事人出于各种目的想预知案件的结果,在咨询律师的时候要求其对案件的结果作出预测。律师没有审判权,案件的审理也不是依照个人的意愿进行,审理的过程充满了未知的变数,虽然律师会做出分析,但决不会随意应承胜败。这样才是真正的对得起当事人的委托而不是盲目的吹嘘。至于有些律师在接案时就说“我一定能打赢”这样的话,其实是过分夸大了自己的能力,追求的是其个人的而不是委托人的利益,这是突破了职业道德底线的违规行为。(3)注意逻辑推理和证据的堆砌,慎重对待感情因素。“情”、“法”是相对的概念。虽然法律思维并不绝对排除感情因素,但却与其有着严格的界限。律师的任务就是充分运用法律思维、运用证据、分析法理,构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作出理性的判断,让案件的结论经得住推敲,让人信服。虽然法律人也有感情,但是会在法律规则的范围内,在法律术语的承载下谨慎的斟酌涉及感情的问题。(4)追求法律证明的“真”。现实生活中的“真”是绝对的真,是客观事物反映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情况。法律的“真”指通过法律思维将事实在证据的基础上,在法律的框架内还原。当然,有时这种还原可能还给事实一个本来面目,但律师最终所追求的还是符合法律要求的,通过有效证据支持的“重构的事实”。
2、律师职业道德和法律保持高度一致
虽然在高教社出版的大学法律专业教材中只有刑法学提到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但在我国司法界的各个运行环节这都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律师执业的唯一标准只能是法律,也可以说是律师职业道德和大众道德标准差异的最根本原因。
想要真正理解律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就要对法律、道德这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加以甄别。首先,两者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道德以社会意志的形式出现,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为了使法律更加易于遵守和操作,法律规范的构成较之道德规范更加明确、精确和严密。其次,违反规范的后果不同。违反了道德无需任何特定组织和特定程序的认定,人们就可以把违反道德的人和道德制裁直接相连,这说明用道德调节的方法是灵活的、普通的;法律相对与道德有明确的程序性和确定性,违反法律,追究责任一定要通过严格程序和法庭审理,用一句经典的法谚来表达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再次,调整人们的行为的方式也是二者的区别所在。道德的特点是通过单一的义务要求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而法律却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义务双向为纽带调整人们的行为。最后,调整的对象和调整体系不同。法律较之道德以更加严谨的的法律结构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对其内心的动机却不慎注重;道德偏重要求人们内心良善以达到行为合法。以上四点构成法律和道德间的不协调:合法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也不一定合法。律师执业绝不可能和法律相抵触,尽管合乎道德的东西可能是合法的,但合乎律师职业道德的决不会是违法的。
真正区别法律和道德是不可能的,两者的阶级基础都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阶级本质和服务的方向是共同的。法律贯穿道德的精神,道德对法律产生公正性和公正程序的评价;道德保持法律的伦理方向,法律则促进道德的完善。即便如此,律师在工作中坚持的永远是法条主义而非大众道德。如果把拥有良好的大众道德说成是拥有社会正义感的话,那么无疑律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这种正义感,也就是说这种抑制让大众对律师所遵守的道德标准产生了较深刻的误解。
(三)正当程序伦理使律师职业体现出“非道德性”
律师职业道德来源于律师职业的专门逻辑,包括两部分:一是前文论述的律师职业的“技术理性”,即律师特有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思维方法;另一部分就是律师职业道德中的程序性伦理,这不但使律师职业道德和大众道德相区别,而且也是和其他法律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区分所在。律师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是表现律师职业道德的个性方面的那些内容,因为它们主要表现在法律程序中,律师职业道德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与法律程序有关,所以我们称之为“律师在法律程序内的伦理”,亦可简称“程序伦理”。程序伦理 是律师职业道德特殊性的主要构成部分。
1、正当程序是现代法律的精髓
1354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第二十八号法令第三章规定:“不依
正当法律程序,不对任何人(无论其财产和社会地位如何)加以驱逐出国境或住宅,不得逮捕、监禁、流放或者处以死刑。”①这被认为是现代所说的“正当程序”条款的出现。“正当法律程序”这个完整的法律术语最早见于1692年马萨诸塞州的一部制定法。麦迪逊在起草《权利法案》初稿时就用了“正当法律程序”一词。此后的美国宪法第5条、第14条修正案以正当程序原则来直接规制州政府、州政府官员和地方政府的司法行为。自此,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就成为了英美法律中关于程序的最高原则。可以说,作为一条法律原则,它奠定了英美法的程序法律基础。
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引起法律的变动,但随着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确立的几个世纪以来,正当程序原则相对于其它法律原则的变化却几乎是静止的。这是因为它既有工具性价值,又有目的性价值。美国人威廉•道格拉斯认为:“权利法案的大多数规定都是程序性条款,这一事实决不是无意义的。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 正当程序可以促进自由以及赋予公民自愿选择的自由;它有利于社会的秩序的稳定,有利于文明的解决冲突;它还可以保证法律运行的参与性、合法性。可以说正当程序原则不仅对法律,而且对社会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2、 正当程序对律师的重要作用
律师介入案件的途径只有一种:通过程序,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或接受法庭的指派)。因此法律程序对律师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律师的代理人资格是通过当事人经法律程序授予的,开展工作的前提是委托人委托的存在。第二,代理和辩护关系也是通过法律程序确定的。律师的权利基本上都是程序性的:代理当事人出庭、代理其答辩、代理其调查取证等;而真正关系到当事人权利义务变动的实体性权利,除了有特别授权外律师都无法行使。第三,律师进行诉讼活动要遵守国家的程序法律。从律师接受案件开始,到出席庭审、行使权利,最后到案件的结束,这整个的过程律师都在程序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最后,程序设计的目的要求律师要严格在程序框架内发挥作用。现代法律理念认为追求程序正义的重要性等同于实体正义。有些制度的设计使得律师比当事人更容易把握案件的进程,比如对抗制的诉讼制度和在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这些都是非律师不能行使的。因此,正当程序的出现给了律师更大发挥作用的空间,对于律师来说,尊重程序,严格依照程序的“程序伦理”就必然构成律师职业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
“程序伦理”使律师的法律思维方式表现得更具程序性特点,体现为:(1)程序分化导致角色的特定。一场诉讼从开始就要为每个参加人确定位置,律师的位置由于遵从程序的选择而确定下来,同时也为律师确定了相应的心态。他不会因被害人的悲惨遭遇而心痛,或因被代理人的发指行为而愤怒继而倒戈;更不会以中立的姿态如法官般超然于案件之外。相反,他会坚定地站在被代理人利益的立场上为其辩护,为其争取合法权利。(2)有意识的思维阻隔。在现代法制中,程序在案件的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律师在介入案件的时候,往往如外科医生手术一样,依程序对案件进行剖析,使人感觉理性的冷酷扑面而来。这冷酷的目的为的就是要淡化论证过程中得出的先入为主的结论,利用程序性思考强迫自己将真理观和正义观束之高阁。(3)鲜明的形式理性。律师在法庭上的工作是摆事实、讲道理,更确切地讲是摆证据、讲法理。一名成熟的职业律师往往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诉讼过程中排除意气用事,通过形式化、专业化的法言法语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凝结到程序进行的辩论、推理、证明和决定之中。
程序伦理可谓律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立足点。律师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就在于律师能够在法律程序的运行中通过对法定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选择适用、当事人权益的主观表达对法官、检察官的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 目的在于使法官的判决最有利于己方,使当事人的合法诉请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因此,律师给人的印象是特别注重程序性的、形式性的东西,过分注重“细枝末节”。
3、 律师坚持特殊的程序伦理以追求程序正义
相对于程序正义的普遍可适用性,实体正义不能用一个皆可适用的标准来确立,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利益立场,会对同一种实体正义作出或许完全迥异的解读:法官追求一种“违者必究”、“不枉不纵”、“罪罚相适应”的公平正义;检察官追求力使作奸犯科者在法庭上无以遁形,使之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律师在追求实体正义的过程中却很难有划一的标尺。因为他们的角色只是一种知识服务者,他们的利益立场因自己雇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如果当事人确实应受到正义支持,那律师当然是正义的代言人;相反,如果当事人恰恰应受到正义谴责的时候,律师是否还该站在正义的一方坚持实体正义?基于前文论述可得出否定的结论。那么,律师是否就因此具有了对正义置之度外的正当理由呢?显然,所有人都没有这种特权,否则他将无法在社会中生存。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律师对于正义的维护主要是在程序伦理的指导下,严格遵循自己的职业程序规则,在这个大前提下满足对实体正义的追求而不是苛求。因此,律师职业就产生了不同于其他法律人的“非道德性”:首先,典型的例子是律师可以为有罪的被告人作辩护,借用著名法理学家朗.L.富勒的话可以清楚的表述这个问题:
在一件刑事案件中,律师替一个他明知有罪的人辩护是完全妥当的。非但如此,而且律师还可以收取费用,他可以出庭替一个他明知有罪的人辩护并接受酬劳而不感到良心的谴责,假如被告所请的每一位律师都因为他看上去有罪而拒绝接受办理该案件,那么被告就犹如在法庭之外被判有罪,因而得不到法律所赋给他的受到正式审判的权利。……假如他因为认为一个诉讼委托人有罪而拒绝替他辩护,那么他便错误地侵占了法官和陪审员的职权。
其次,律师还要为当事人保守秘密以保障其诉权,这是基于职业道德和双方契约的双重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律师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人保守当事人的秘密,绝不会主动向对方或法庭提供对自己当事人不利的证据;另一种则会在发现自己的当事人确实应受惩罚之时倒戈相向。后者一定会得到大众的欢呼,但前者却是现代对抗制度下当事人真正需要的。最后,出于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和程序的要求,律师往往要独立办案,不得和法官、检察官等非正常接触,犹如“独行侠”游离于生活之外;而对于需要调查取证或有关于案件审理的活动,律师却又全力参与,和与案件有关的人广泛接触。此时大众就会担心律师的活动会影响到法官的判断力,这是基于媒体报道的律师违规行为等表面现象作出的冲动臆想。律师如果做出了违法的行为,当然也突破了职业道德的底线,从职业内部的角度专业评判,这和本文的“非道德性”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对律师职业“非道德性”的评述

(一)律师职业的“非道德性”的积极作用
1、律师职业的“非道德性”有利于促进社会正义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试行)》《海洋事业会计制度(试行)》和《海洋事业费公务费、修缮费部分(预算)开支标准》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


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试行)》《海洋事业会计制度(试行)》和《海洋事业费公务费、修缮费部分(预算)开支标准》的通知

1979年8月7日,国家海洋局

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试行)》、《国家海洋局海洋事业会计制度(试行)》和《海洋事业费公务费、修缮费部分(预算)开支标准》的通知

各分局、研究所、各直供单位:
根据国务院和军委关于财务工作的标准制度结合我局情况曾制定过一些贯彻执行的措施及补充规定,对加强我局财务管理,维护财经纪律。促进海洋事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全局广大财会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兢兢业业,辛勤劳动,为发展海洋事业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林彪、“四人邦”的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加之我们的财会制度也欠完善,使一些单位的财务工作制度松弛,管理不严。滥用职权,违犯财经纪律的现象不断发生。
为了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整顿和加强我局的财务工作。搞好经费供应,严格财务管理,加强业务建设,使财务工作适应海洋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现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和军委《关于整顿和加强军队财务工作的决定》,结合我局情况,经局财务工作座谈会讨论研究拟定了《国家海洋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试行)》、《国家海洋局海洋事业会计制度(试行)》和《海洋事业公务费、修缮费部分(预算)开支标准》。现印发给你们,从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开始试行。试行中,过去的有关规定,凡是与此有抵触的,一律停止执行。

国家海洋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试行)
一、总则
(一)预算经费管理。加强党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加强计划监督管理,严格审批权限,一切经费都应纳入财务统一管理。各单位一切经费开支都必须根据上级规定,按照经费性质和开支范围、标准、编造计划,作出预算,经党委讨论上报审批后安排开支,超过本级职权和财力范围的开支,必须报请上级审批。不得先斩后奏。坚持党委领导,经济民主,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保障供给,厉行节约的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凡是国家、省市和全军统一的计划、标准、制度和规定,必须坚决执行,不得修改和以任何借口拒不执行。各级财务部门是党委分管财务工作的办事机构,一切经费预算、决算、请示、报告,经费请领、拨款、报销,财务标准制定的制订、修改、补充、解释事宜,统由财务部门归口办理。财权要集中于各级党委,对经费的分配和使用,要从全局出发,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量入为出,留有余地。坚持面向基层,和海洋调查、科研服务的方向。坚持勤俭办海洋事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决纠正化大公为小公,损公肥私和讲排场、比阔气、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
(二)预算经费,包括海洋事业费、海洋环保事业费、海洋科技三项费用(即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研补助费)、海洋基本建设费(包括基建工程(含配套设备)费、造船费、两万元以上(单台)仪器设备更新添置费)、其他专项经费、按军人实力向海军领报的军人生活费和公务事业费。
(三)预算经费管理办法
1、海洋局专管经费:
修缮费中的房屋大修费、单项工程不超过两万元的另星土建费、油料费(指由海军代供,海洋局统一结算的车、船、动力用油费)、基建工程(含配套设备)费、造船费、两万元以上(单台)仪器设备费、其他专项经费。专管经费按照任务、计划、报经上级批准的经费预算,专款专用,单独上报。
2、实报实销:
海洋局系统的编内职工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根据职工工资指标、供应实力和标准,从局下达的海洋事业费限额指标内按实际支出报销。军人工资、津贴、伙食费、抚恤费、退役费等按供应实力和全军统一标准分别向海后和舰后领报,其中根据军人实力向海军领报的公务事业费,领报之后按局规定上交。

3、指标控制:
海洋事业费是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保障,除编内职工工资、补助工资和职工福利费实报实销外,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善费、业务费、其他费用等按指标控制开支,其中按标准分配的公务费、房屋维修费(含机动费)在其标准内可以自行调整使用,科研业务、设备购置等经费不能调整到公务费和房屋维修费中使用。因此,在经费安排上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尽量节约行政公务费、房屋维修费开支,以保证海洋调查、科研重点项目需要。如因特殊情况,按标准分配公务费、房屋维修费(含机动费)调整后还不够开支时,应先报局批准后安排开支。
(1)按标准计划开支部分:
公务费:包括办公费(含公杂费、厨具费、政治工作费)、水电费、邮电费、会议费、差旅费、取暖费、修理费(含汽车修理费、其他修理费)、燃料费(指行政车辆用油向当地自购油料开支)。修缮费中的房屋维修费,指按标准分配的经费和本单位宿舍收取住房费(含水电支出冲减)。
机动费是解决定额标准分配不足的机动补助财力和标准中未包括的(军事训练费、新兵连厨具费等)行政公务、公用特殊需要的开支。因此,机动费均应掌握在分局、研究所以上的财务部门(各大队、台、中心站等具体下分数字,由分局依照实际情况自行制订),用于经领导批准解决标准分配不足或公用的财力补助,各主管业务部门开支仍按预算计划开支管理,不得挪作他用,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看戏、看电影搞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
(2)按指标分配部份:
海洋事业费中的设备购置费的一般设备费、被服购置、专业图书、专用设备。修缮费中的房屋租赁费,指经批准租用地方办公生活用房(宿舍含付房租费、水电和收回房租费冲减支出)的补差,业务费中的修船费、码头管理费、帆缆费、科研调查费、通讯业务费、工厂仓库管理费、其他业务费、其他费用,差额补助。根据科研调查任务的需要,要逐步实现按专业任务,课题核算编报预算,由上级根据事业任务分配指标,各级财务部门负责经费指标综合平衡计划,在本级指标财力内,划出实报实销和标准计划开支部分,在保证调查、科研重点任务的前提下,安排本级开支计划,报党委批准执行,年终结余交银行注销。
(四)各部门的库存物资实行定额管理
基本建设物资材料的储备周转量,应是当年使用消耗量的三至五个月的周转量,所需经费在基建费内开支。科研、调查、生产用部管统配物资材料的储备周转量,应是当年消耗量的一年半的周转量。仓库管理按二级管理。即:海洋局为一级,负责储备部管统配物资,为全局周转消耗量的70%;分局、研究所为二级仓库管理,储备部管统配物资,为本单位周转消耗量的30%;各单位地方物资的储备周转量,除生活物资实行计划采购随时供应外,属于科研、调查、生产物资,应为本单位当年消耗量的一年的周转量。按上述要求各单位进行核定周转金定额后,挂账物资材料占用经费额凡超出定额部分,分配翌年经费指标时实行扣减制度,以促进物资材料加速周转,积极调剂利用库存,压缩超储物资材料经费开支,防止积压浪费。

(五)军人经费管理
军人生活费和公务事业费,各分局和海洋第一、二、三研究所仍分别向各舰队领报,京津地区的研究所和直供单位由局统一向海后领报。关于军人经费的预算管理、标准、制度规定和会计科目设置要求、报告、请示均按供管业务关系规定、批复、解释答复、通知执行。
1、军人生活费、旅差费,按人员实力和实际开支领报(按军队预决算制度管理)。
2、公务事业费,包括被装购置费、公杂费、给养器材费、水电照明费、烤火费、军事训练费、政治工作费、卫生事业费。根据海后财务部(77)后财字第七号《关于国家海洋局各分局现役军人正常经费领报办法的通知》“各分局(研究所)现役军人的人马生活费和按人员实力计领的行政事业费,自一九七七年一月一日起,按季分别向舰队供应单位领报”的规定和总后(77)财预字第520号文批复“军队只负责海洋局现役军人的个人生活待遇费用及其按现行标准以人头计领的公务事业费的供应”规定,为了便于预算管理,除了军人生活费、行政差旅费、卫生事业费部分不列入海洋事业费预(决)算管理外,其余公务事业费科目均列入海洋事业费预(决)算统一管理,各单位从海军报领来的公务事业费,实行分成办法,各分局、研究所留40%,作为单位卫生事业费标准开支和机动费补贴使用;60%上交海洋局。注(凡海洋调查船介绍至海军供应站供管,已报领过“四项经费”的,不得再报领公务事业费)。
(六)各级财务部门要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经常了解经费收支和财务管理情况,年终要将全年经费收支和财务管理情况向本级党委报告,并抄报上级财务部门。
二、预算编报:
(一)预算编造的根据和要求
1、预算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的重要工具,整个国民经济收入是整个预算支出的基础,量入为出,搞好综合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的管理原则。我局是国家组织机构的一个事业单位,预算支出是国家的一部分,需要纳入国家计划,所以要根据国家的财力可能,结合本单位事业的需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编制切合实际的年度预算,应做到与国家计划基本上一致起来,不能任意编造大预算。
2、预算编造必须根据国家和海洋局规定的统一标准制度预算科目及开支范围,逐项编造年度预算。
3、编造预算要根据上级批准的编制各种装备实力和上级下达的海洋调查科研生产等项任务,结合本单位历年开支水平和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编报,一般年度递增率在百分之十以内。
4、编造预算还要根据本单位库存物资,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挖掘潜力,节约开支,发挥物资经费最大效果。
(二)预算编造的程序
1、预算的编制,要在各级党委和分工主管首长亲自领导和主持下进行,由财务部门和主管业务部门具体组织,自下而上的编造,由同级财务部门审查汇总,报单位党委或分管首长审查签章后上报。
2、预算报送时间,根据国家预算管理规定,年度预算要报送两次。
(1)年度概算,要按预算科目和统一格式要求编报下年度概算,于当年七月十五日前报局一式一份。
(2)年度开支详细预算,要按预算科目和统一格式要求编制,并附有计算过程和文字说明,于十月底前一式两份报局,局于十一月底前上报财政部。
3、根据国家规定财务统管的原则,基本建设和专项经费年度预算,由各级主管业务部门编造,财务部门审查,单位党委和分工首长签章后,报上级主管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
各级主管业务部门,在上级批准的预算指标内,根据所属单位报的预算,提出综合平衡的分配意见,汇同财务部门,报单位党委和分工首长批准后,由业务部门下达所属单位执行。
4、在上级批准的海洋事业费预算指标内,各级财务部门会同有关业务部门,进行综合平衡,提出预算分配方案,报党委和分工首长批准后,下达所属单位执行。
各级主管业务部门,在上级批准的指标内,编制详细开支计划和用款计划,作为财务部门掌握开支的依据,由财务部门汇总上报上级财务部门备案,作为检查预算执行和拨款的依据。
5、在编报年度预算时,按国家规定的“控制购买商品”附预算计划一式两份,根据海洋局审核意见,向当地有关部门办理购置手续;临时特殊情况需要,先报局批复后,向当地有关部门办理购买手续。

(三)预算执行与管理
1、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在批准的预算指标范围内,加强预算管理,要贯彻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在经费的使用上,要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保征重点兼顾一般,在本级财力内,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2、要严格按财政标准制度办事,加强计划性,要做到先有计划后开支,防止任意提高标准和扩大开支范围,加强财务监督,财务部门对开支凭证,要认真进行审查。对违犯标准制度和无计划开支,财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报销。
3、在未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前的开支和订货合同的签订,必须控制在上年指标和开支水平以内,并要留有余地。要坚决杜绝不顾本级财力可能的盲目订货,因此造成预算指标超支的无经费保障和物资积压均由本单位负责。
4、在执行批准预算过程中,遇有编制体制等重大变动的特殊情况;本级财力无法解决时,可按预算报送程序,在当年七月底以前办理追加预算,逾期不报者,做为自行预算调整安排,当年不再办理汇总上报。
5、在年度预算指标下达后,遇有建制单位合并和调动时,必须按照规定将预算指标划转到新单位继续执行,调出局外单位由局统一办理。
6、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单位(如出版社或工厂)按企业管理,进行成本核算,该收的一定按规定收足,各项开支严格按规定开支,搞好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7、对各项暂付款,要及时进行清理归还,不准任意拖欠公款,对拖欠不还者要从工资中扣除,对前年度暂付款收回,必须按规定转入应交预算收入上交,不得挪用。
8、各单位的一切经费收入,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不准搞账外有账和小家务,凡属应缴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要按照规定及时上交,不准任意挪用,允许留用的预算外收入部分要按规定合理使用,不得随意开支。
在办理上交款时,必须填写上交款报告书,并附有款项来源性质清单,随银行交款凭证办理上交。
9、各单位领导和上级机关,应对本单位和所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工作,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有权调阅凭证资料进行审查。被检查单位应主动汇报,如实反映情况,发现不合标准制度的开支,可提出建议,不预报销办理退报手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财务工作。
10、各级财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党委首长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和反映财务工作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首长和上级机关,对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应进行了解研究处理,各级党委和领导要积极支持财会人员的工作和提出的合理建议,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对财会人员因向上级反映情况进行刁难阻碍和打击报复,对进行打击报复者,上级机关要查明情况,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以党纪国法制裁。
各级财务部门,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协助各业务部门管好钱和物,出主意想办法,合情合理的解决实际问题,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海洋事业费预算支出科目
┌──┬─┬─┬────┬──────────────────────┐
│款 │项│目│科目名称│ 开 支 内 容 │
├──┼─┼─┼────┼──────────────────────┤
│ │ │ │工 资│ 指标准工资、未定级人员工资、试用人员工资、│
│ │1│ │ │待分配工作人员工资、保留工资、仍在本单位编制│
│ │ │ │ │内的调出进修人员工资。 │
│ ├─┼─┼────┼──────────────────────┤
│ │ │ │补助工资│ │
│ │ ├─┼────┼──────────────────────┤
│ │ │ │艰苦台站│ 按标准规定享受的艰苦台站补贴。 │
│ │ │1│补 贴│ │
│ │ ├─┼────┼──────────────────────┤
│ │ │ │生活伙食│ 指海洋科研专业队在海上或陆地野外作业人员伙│
│ │ │2│补 贴│食补贴、小伙食单位补贴、回族等职工补贴,工作│
│127 │ │ │ │人员夜餐费。 │
│ │ ├─┼────┼──────────────────────┤
│ │ │ │ │ 指从事有害于身体健康工作,按国家和当地规定│
│ │ │3│保健津贴│标准批准享受,发给工作人员的保健津贴(或营养│
│ │2│ │ │补贴)。 │
│ │ ├─┼────┼──────────────────────┤
│ │ │ │粮食差价│ 按当地规定发给工作人员的粮(煤)差价补贴。│
│ │ │4│补 贴│ │
│ │ ├─┼────┼──────────────────────┤
│ │ │5│交通补贴│ 指按当地规定标准补贴给职工的上下班交通费。│
│ │ ├─┼────┼──────────────────────┤
│ │ │6│取暖补贴│ 按当地规定发给工作人员(含军人)的取暖补贴│
│ │ ├─┼────┼──────────────────────┤
│ │ │7│工资补贴│ 调往高工资标准地区干训学习人员工资差额补贴│
│ │ │ │ │、学校代课代职金、兼职人员津贴、稿费。 │
│ │ ├─┼────┼──────────────────────┤
│ │ │8│奖 金│ 指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奖金。 │
│ │ ├─┼────┼──────────────────────┤
│ │ │ │ │ 按规定发给在职人员的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
│ │ │9│其他补贴│成范围内专业津贴、补贴等(临时工工资应按用途│
│ │ │ │ │分别列入"修缮费""公务费"等有关"目"内开支)。│
└──┴─┴─┴────┴──────────────────────┘
┌──┬─┬─┬────┬──────────────────────┐
│款 │项│目│科目名称│ 开 支 内 容 │
├──┼─┼─┼────┼──────────────────────┤
│ │ │ │职 工│ │
│ │ │ │福 利 费│ │
│ │ ├─┼────┼──────────────────────┤
│ │ │1│福 利 费│ 按国家或当地规定标准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
│ │ ├─┼────┼──────────────────────┤
│ │ │2│探 亲│ 按国务院关于工作人员探亲规定开支的车船费 │
│ │ │ │车 船 费│ │
│ │ ├─┼────┼──────────────────────┤
│ │ │3│退休退职│ 指退职金、退休金及退职(休)人员及其随行家│
│ │ │ │抚 恤 费│属,职工死亡丧葬费,遗属补助费。 │
│ │3├─┼────┼──────────────────────┤
│ │ │4│劳保用品│ 按当地和有关规定发给工作人员应享受的劳动保│
│ │ │ │ │护消耗用品。 │
│ │ ├─┼────┼──────────────────────┤
│ │ │ │其 它│ 指出国留学生家属困难补助费,未参加医疗单位│
│127 │ │5│福 利 费│的职工医疗费和边远台站另星院疗补助,因公负伤│
│ │ │ │ │等住院期间的饮食补助费、暂列编外的老弱残职工│
│ │ │ │ │待遇长期赡养人员待遇、病假六个月以上长期休养│
│ │ │ │ │人员待遇等。 │
│ ├─┼─┼────┼──────────────────────┤
│ │ │ │公 务 费│ │
│ │ ├─┼────┼──────────────────────┤
│ │ │ │ │ 指办公用具、纸张、账表、日常印刷、邮资汇费│
│ │ │ │ │、另星修理、办公照明用具及饮水燃料、各项捐税│
│ │ │1│公 杂 费│、搬运、其它另星购置和清洁卫生用品、公用被褥│
│ │ │ │ │拆洗及被装管理费等。 │
│ │ ├─┼────┼──────────────────────┤
│ │ │2│厨 具 费│ 指厨食具的零星添置与修理(厨房食堂机械设备│
│ │ │ │ │购置,经批准在一般设备费内开支) │
│ │ ├─┼────┼──────────────────────┤
│ │ │ │ │ 指宣传、文化、组织、干部、保卫、军法、联络│
│ │ │ │ │、群工等业务所需费用;报刊、参考资料(业务用│
│ │ │ │政 治│报和图书资料要本着节约原则,从严掌握,政治机│
│ │ │3│ │关和党团支部根据需要订的《红旗》、《中国青年│
│ │ │ │工 作 费│》、杂志,应在留用党团费中开支),广播器材的│
│ │ │ │ │添置和维修、电影放映设备维修、环境宣传布置、│
│127 │4│ │ │添购图书馆图书,为连队购发图书,补充黑板、修│
│ │ │ │ │理电视、收音机、补充电池、墙板报以及开展群众│
│ │ │ │ │性文体活动和政治机关各项业务开支。 │
│ │ ├─┼────┼──────────────────────┤
│ │ │4│水 电 费│ 指行政办公用水、电费(实验厂、站、所及码头│
│ │ │ │ │、船大队和船员用水、电,在业务费中的码头、工│
│ │ │ │ │厂管理费内)开支。 │
│ │ ├─┼────┼──────────────────────┤
│ │ │ │ │ 指大宗邮资、电话会议、电报、邮寄挂号、长途│
│ │ │5│邮 电 费│电话费、电话租赁费、中继线总(单)机维修保养│
│ │ │ │ │费。 │
└──┴─┴─┴────┴──────────────────────┘
┌──┬─┬─┬────┬──────────────────────┐
│款 │项│目│科目名称│ 开 支 内 容 │
├──┼─┼─┼────┼──────────────────────┤
│ │ │ │ │ 指师以上单位经批准召开的会议,按规定开支的│
│ │ │ │ │会议伙食补助费、会议公杂费、所需文具、纸张、│
│ │ │6│会 议 费│印刷、报纸、夜餐、医疗及其它零星费用以及住宿│
│ │ │ │ │、会场和交通车辆租赁费。 │
│ │ ├─┼────┼──────────────────────┤
│ │ │7│取 暖 费│ 按国家规定机关冬季在取暖区(期)内开支的取│
│ │ │ │ │暖费(包括小型炉、锅炉燃料费、临时雇请合同炉│
│ │ │ │ │工工资)。 │
│ │ ├─┼────┼──────────────────────┤
│ │ │8│差 旅 费│ 按现行国家和当地有关差旅费标准规定及开支范│
│ │ │ │ │围执行(不包括业务旅费)。 │
│127 │4├─┼────┼──────────────────────┤
│ │ │9│修 理 费│ 指汽车大、中、小修理、保养费;其它大中型行│
│ │ │ │ │政设备(含自行车)修理费。 │
│ │ ├─┼────┼──────────────────────┤
│ │ │ │ │ 指按编制配备的车辆燃料(自购)费,基建、生│
│ │ │10│燃 料 费│产、业务等购油应列有关业务费内开支。 │
│ │ ├─┼────┼──────────────────────┤
│ │ │11│机 动 费│ 指按机动费标准掌握在分局、研究所以上单位使│
│ │ │ │ │用,用于按标准开支不足的补助 │
└──┴─┴─┴────┴──────────────────────┘
┌──┬─┬─┬────┬──────────────────────┐
│款 │项│目│科目名称│ 开 支 内 容 │
├──┼─┼─┼────┼──────────────────────┤
│ │ │ │设 备│ │
│ │ │ │购 置 费│ │
│ │ ├─┼────┼──────────────────────┤
│ │ │ │一般设备│ 指按固定资产管理的办公用的一般设备,车辆、│
│ │ │1│ │生活、医疗等设备购置、大型文体设备、电视机、│
│ │ │ │购 置 费│照像机购置费(不含业务专用)单台(件)在二万│
│ │ │ │ │元以下的。 │
│ │ ├─┼────┼──────────────────────┤
│ │ │2│公用被服│ 指公用被褥和公用服装等购置开支 │
│ │ │ │购 置 费│ │
│ │ ├─┼────┼──────────────────────┤
│ │ │3│专业图书│ 指科研情报资料、业务图书购置费 │
│127 │5│ │购 置 费│ │
│ │ ├─┼────┼──────────────────────┤
│ │ │4│专业设备│ 指单台(件)价值二万元以下(不含二万元)的│
│ │ │ │购 置 费│科研专用设备。 │
│ │ ├─┼────┼──────────────────────┤
│ │ │ │修 缮 费│ │
│ ├─┼─┼────┼──────────────────────┤
│ │ │ │ │ 指房屋正常小修,水电暖卫等设备线路维修,检│
│ │ │ │房 屋│查和零件更换;保养油漆粉刷;营具和消防器材的│
│ │ │1│维 修 费│修理;营区道路、场地水沟、护坡等修整、绿化以│
│ │ │ │ │及为上述维修批准开支的临时工工资。 │
│ │ ├─┼────┼──────────────────────┤
│ │6│2│房 屋│ 指批准的大修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 │
│ │ │ │大 修 费│ │
│ │ ├─┼────┼──────────────────────┤
│ │ │3│零星土建│ 指经批准的二万元以下的零星土建 │
└──┴─┴─┴────┴──────────────────────┘
┌──┬─┬─┬────┬──────────────────────┐
│款 │项│目│科目名称│ 开 支 内 容 │
├──┼─┼─┼────┼──────────────────────┤
│ │ │4│房 屋│ 指经批准租赁的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的租赁费(│
│ │ │ │租 赁 费│含收取职工住房费冲减水电费)。 │
│ │ ├─┼────┼──────────────────────┤
│ │ │ │业 务 费│ │
│ │ ├─┼────┼──────────────────────┤
│ │ │ │ │ 指船只进厂中、小修、航修,国内外船舶配件、│
│ │ │1│ │材料消耗,浮动码头、水鼓保养维修及其维修所需│
│ │ │ │修 船 费│工具等开支。 │
│ │ ├─┼────┼──────────────────────┤
│ │ │2│帆 缆 费│ 指船用帆缆、防险救生器材添制更新 │
│ │ ├─┼────┼──────────────────────┤
│ │ │3│油 料 费│ 指局专管经费,按标准通过海军供应的车、船用│
│ │ │ │ │油料费 │
│127 │ ├─┼────┼──────────────────────┤
│ │ │4│码 头│ 指固定码头一切设备(不含营房)维修保养,供│
│ │7 │ │管 理 费│电、供水开支(含船大队与码头在一起的水电费)│
│ │ │ │ │,船只引水费等开支。 │
│ │ ├─┼────┼──────────────────────┤
│ │ │ │科 研│ 指科研调查部门用的原材料、无线电元件、配件│
│ │ │5│业 务 费│、仪表、工具及消耗性物资等。 │
│ │ ├─┼────┼──────────────────────┤
│ │ │ │工厂、仓│ 指工厂、仓库设备维修保养开支及低值易耗品开│
│ │ │6│库管理费│支和仓库运费及其物资降价等开支 │
└──┴─┴─┴────┴──────────────────────┘
┌──┬─┬─┬────┬──────────────────────┐
│款 │项│目│科目名称│ 开 支 内 容 │
├──┼─┼─┼────┼──────────────────────┤
│ │ │7│业 务│ 按国家和当地有关差旅费标准及开支范围规定执│
│ │ │ │差 旅 费│行 │
│ │ ├─┼────┼──────────────────────┤
│ │ │8│通 讯│ 指通讯导航、观通雷达维修保养开支、长途电话│
│ │ │ │业 务 费│专线租赁费。船上、码头、船大队的邮寄挂号、电│
│ │ │ │ │话租赁和总机维修保养开支 │
│ │ ├─┼────┼──────────────────────┤
│ │ │ │其 它│ 指航海、海洋调查仪器、仪表修理保养(含海洋│
│ │ │9│业 务 费│台站)、动力燃料、水电、军械保养及其消耗性材│
│ │ │ │ │料,以及1-8目未包括的业务开支。 │
│ ├─┼─┼────┼──────────────────────┤
│ │ │ │ │ 指外籍专家经费、事业机关出国人员服装零用费│
│127 │ │ │ │、出国人员生活,高等学校附设函授夜校大学经费│
│ │ │ │ │,革命残废军人教养、休养、疗养人员伙食及服装│
│ │ │ │其它费用│费、烈军属补助、复员军人补助费、赔偿费、享受│
│ │8│ │ │保健津贴人员定期体检费、新建单位开办费,以及│
│ │ │ │ │1-8项未包括的其它必要开支。 │
│ ├─┼─┼────┼──────────────────────┤
│ │ │ │ │ 指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补助费│
│ │ │ │差 额│。如:医院、出版社以及机关托儿所幼儿园的差额│
│ │9│ │补 助 费│补助等费。 │
└──┴─┴─┴────┴──────────────────────┘
三、经费决算的编审与要求
(一)做好年终决算编报前清理工作
1.认真抓好年前的增收节支工作,要努力组织收入,清理拖欠款,在支出方面,确保重点开支的前题下,对于一切可花可不花的钱都要力求节约,各单位年终各项限额经费节余,都要按规定上交,不准用打埋伏或转移资金的办法扩大开支,切实防止年终突击花钱的错误作法。
2.各单位要加强财政决算编审工作的领导,狠抓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认真进行开支凭证的审核,防止虚报冒领,贪污事件的发生,坚决按计划和财政制度办事,同一切违犯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3.抓紧做好年终清理工作,各单位的各项预付款和应收款,应当及时清理结算,该收的收足,该付的付清,各项暂存款和代管款项,应在年前,与委托单位结算清楚,以便于委托单位办理年终决算,各单位属限额拨款的库存现金,年终前应送银行一起签证注销,各单位应当结合办理年终决算,对帐目和库存物资进行一次清理核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4.各单位应缴预算收入,必须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前,通过银行办理上交。
5.认真总结财务工作经验,通过决算编审工作,对全年财务收支管理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总结好的经验,借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对于坚决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全局观念强,并在增产节约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个人和单位要大力推广他们的经验,宣传他们的事迹。
(二)决算的编报
1.决算收支数字必须按统一口径,年终决算数的收入和支出,均以十二月三十一日为截止期,支出数一律以各单位银行支出数和实际支出数为准,分别以银行支出数和实际支出数编列决算,上级单位转拨限额不能列为支出数。
2.收入支出的对账签证,年度终了后,必须同银行核对无误后办理对账签证工作,其签证程序是,各单位根据开户行,经费限额对账单、核对相符后,在年终后七天内,按“款”编制银行支出数签证单一式四份,盖章后送开户行,银行经过核对相符合,加盖公章,二份退回用款单位,一份作为冲拨入经费凭证依据。一份随年度决算上报主管部门。各单位只能签证一次。如果发现原签证有误,必须重新签证时,应在第二次签证单上注明“第一次×月×日签证单作废”字样。
3.年终经费结余的处理。各单位的经费限额结余(包括库存现金要送开户行)一律由银行注销。为了保证下年初用款,各主管单位将下年度一月份所用经费,可提前在十二月上旬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下拨在新年度开始使用。
4.决算编报,各单位的决算表,应按国家统一规定格式内容、要求,认真填报,要求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附完成重要任务简要的文字说明,编好后送单位首长审阅签发,加盖公章后,于一月底前上报主管部门一式两份(各分局对下属单位可提出具体要求)。

国家海洋局海洋事业会计制度(试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国家管理财政经济的工具之一。它通过核算、反映和监督,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因此,会计人员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为革命当会计的思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坚决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广大群众,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
一、基本任务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正确地执行国家批准的预算,保证及时地、合理地供应资金,支持事业发展和机关工作任务的完成。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少花钱、多办事,发挥资金最大的经济效果。
根据政策规定,积极组织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2、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财政制度,正确地进行会计监督。保护国家资金、财产和物资的安全,向一切违反规定、弄虚作假、贪污盗窃、铺张浪费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3、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做好算账、记账、对账、报账工作。保证手续严密清楚,数字有根有据,账表准确及时,情况真实可靠。
4、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情况,当好领导参谋助手,协助本单位各职能部门用好、管好钱和物,促进增产节约,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水平。
5、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本系统、本单位有关财会工作的具体制度办法,辅导和监督所属会计单位和报销单位的财会工作,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为了更好地完成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必须经常注意工作方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1、各级会计单位,要经常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如实反映情况,积极提出建议,使领导心中有数,便于指导工作。
2、各单位内部,必须实行财务民主,逐步建立群众性专业核算理财组织。要定期向有关人员报告财务状况,宣传有关的标准制度,定期公布有关账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总结先进经验,表扬好人好事,揭发铺张浪费,堵塞一切漏洞,不断改进工作。
3、各单位之间,应当组织会计人员建立互检互学、联审互查的小组。这是会计工作贯彻群众路线、实行群众监督,开展比学赶帮的一种好方式,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实施。
4、正确处理服务和监督的关系。要按政策、计划办事。服务要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厉行节约,因此,监督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财会人员自己要廉洁奉公,以身作则,遵守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5、财会人员必须面向基层,面向海洋调查、面向科研、为海洋调查科研服务,把路子走宽,把工作做好。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财务工作和事业发展情况结合起来,找差距、挖潜力,提建议,事事从有利于调查科研事业发展、便利基层、方便群众出发,积极为加速海洋调查科研现代化多做贡献。
6、财会人员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阶级斗争觉悟和办事能力,热爱本行工作,任劳任怨,忠于职守,作红色的管家人。
三、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根据军委《整顿和加强军队财务工作的决定》和总部有关文件精神,团以上后勤财务部门审计、会计、出纳工作应分管,其行政职务按编制仍称助理员。
1、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应当和事业规模以及担负的会计工作任务相适应。
凡会计业务多的单位,应当单独设立会计机构;会计业务不多的单位,可不单设会计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会计员、出纳员办理会计工作。人员不多,经费很少的单位,可指定人员兼职,拿单据向上级报账。凡配备的兼职人员,都必须把会计工作做好,不得把会计工作挤掉。所有单位,原则上会计、出纳员要分设、钱账要分管。小单位分设有困难的,经单位领导决定可由会计兼办。
2、各单位的会计组织,根据国家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分级管理,按级负责。
海洋局为主管会计单位,向财政部直接领报经费;各分局、研究所等为二级会计单位,向主管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各船大队(含独立船、中心站等)为三级会计单位。以上三级统称会计单位,实行比较完整的会计核算,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其它单位均为报销单位。
3、各单位会计工作的职责划分是:各单位领导人对财会工作负总的责任;会计主管人员根据各项政策制度的规定,负责具体组织领导;会计人员在会计主管人员的领导下,根据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进行分工,办理会计工作。会计和出纳在财务手续制度上,应当严格划分,各负其责,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强协作,互相帮助。
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人员,都要对国家负责。对于违反财政制度、财政纪律的行为,都有权制止,并予揭发。
四、账务核算组织和方法
事业单位的预算收支活动,通过账务核算组织,以便有效地监督和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事业单位会计年度的划分,以国家预算年度为准。每年一月一日开始,十二月三十一日终了。记账方法,采用以资金活动为主体的“收付记账法”。
1、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各单位预算资金的总分类。它概括地反映资金活动的总情况。根据预算管理需要和简化核算,通俗易懂的原则,分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三大类,共设置十八个会计科目。“资金来源类”减掉“资金运用类”等于“资金结存类”。会计科目名称如下:
(1)资金来源类:固定资产基金,拨入经费,应缴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经费暂存,其他暂存。
(2)资金运用类:经费支出,预算外支出,拨出经费,经费暂付,其他暂付。
(3)资金结存类:库存现金,经费存款,经费限额,其他存款,经费材料,其他材料,固定资产。
2、会计账薄
会计账薄是资金活动的系统的分类记录。它是监督和反映预算收支、往来账款和保护国家资金、财产、物资安全的核算工具。
(1)事业单位的会计账薄包括以下八种,不需用的,可以不设;能用总账代替的,可以不设明细账。
①总账:应按会计科目名称设户,作为考核资金平衡,控制各种明细账和现金出纳账之用。根据总账科目汇总表或记账凭单记账。
②拨出经费明细账。作为和所属会计单位结算之用。按照所属单位名称和不同资金性质,设账户,根据记账凭单所附原始单据记账。
经费暂付,其它暂付明细账。作为同级各部门和个人预借款结算之用,根据借据和原始单据结算记账,按部门和个人设账户。
③经费支出明细账。是反映具体开支项目的明细账根据国家预算支出科目规定的“目”设账户,按照“目”或“节”设专栏。根据记账凭单的“目”或“节”记账。财务部门根据报表及经常需用的“节”级科目来设置。
④往来款项明细账。按照单位和个人设账户,作为收付结算之用,根据记账凭单所附的原始单据记账。往来款项不多的,可以在总账上记细一点,不单设明细核算。
⑤应缴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明细账,作为核算应缴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之用,按照资金来源设账户,根据记账凭单所附的原始单据记账。业务不多的,也可以在总账上记细一点,不设明细账。
⑥经费限额、经费存款明细账。作为和银行结算,并产生本单位银行支出数和事后查考会计事项之用。按照款项来源性质,和开户行名称设账户。根据记账凭单所附的银行凭证一单一记,详细摘要经常核对。
其它存款明细账,按上述办法办理。
⑦现金出纳账。作为核算现金收、付和事后查考会计之用,本账只设一个总户,必须用订本账,每天要进行结账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⑧固定资产明细账,库存材料明细账。按照实物分类和管理分工设账户,根据实物出入库凭证和汇总表记账。
(2)各种会计账薄的设置方法,应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设置,在保证规定的核算内容,便于利用,分析、检查,汇编统一规定会计报表的原则下,可以灵活变通。
(3)各种会计账薄的首页,都要印上“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明细)明确责任,便于查考;保管部门的固定资产和库存材料明细账,一年用不完的,可以在年终结账后,连年使用旧账页。其它各种会计账薄,年度终了时一律另换新账,不得连年使用。
(4)各种会计账薄,必须按照有关记账凭证的时间顺序及时记账。银行存款明细账,现金出纳账必须每天结出余额,保证账款相符。
(5)各种会计账薄必须按月结账,作出试算平衡,核对余额。结账的方法在便于编制会计报表,便于核对账目和事后查考的原则下,各单位灵活掌握。
(6)会计账薄,要保持账面整洁、字迹清楚,如果记账错误不得括擦、涂抹、挖补或用化学药水退色,应按下列规定更正。
①月份结账前发现科目对照关系或金额记错,如果记账凭单填制并无错误,划红线订正,并由记账员在更正错误处盖章;如果是记账凭单编制错误,用红字记账凭单,冲销原账户记录,并重新编制一个正确的凭单记入账户。
②月份结账后,发现账户记载有错误,如果是记账凭单的错误,应另制红字账凭单更正,如果记账凭单无错误,只是记账科目串户,可直接将原错误的账户中用红字冲去原记入的数字,再在应记账户中补记相同的数字,并由记账员在账上盖章证明。
③账户中各科目和金额记载并无错误,只是其他文字或金额结算错误,不论在结账前或结账后,都可以划红线订正。
3、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单据和记账凭单两种。原始单据是发生会计事项的唯一合法证明。根据原始单据,按照账务核算要求整理后填制记账凭单作为会计记账的依据,会计事项多的单位可以把每天的记账凭单汇总为“总账科目汇总表”,做为记总账的依据。
(2)原始单据包括以下六种
①存、取款和拨款单据。如银行送款薄和支票存根,付款委托书存根等。
②借款单据。如本单位职工因公办事的预付借据等。
③经费报销单据。如直接作为支出的购物发货票、工资花名册(有领款人盖章的)、材料、工器具的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据,以及按规定可以作经费支出报销的领据等。
④收款单据。指本单位开出的收款收据的记账凭证联。
⑤其他能够证明会计事项发生的单据、表册、文件等。
⑥对于集体或个人发生的经济事项,也要取得集体或个人开给的书面证明,确实无法取得单据的,应由经手人出书面和验收人证明,属于数额较大的,应经单位领导人批准,属于零星开支,应经业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视同原始单据。
(3)存取款、拨款单据和借款单据,一律不准作为经费支出报销的依据。
(4)各单位的收款收据,一律由海洋局财务部门统一印购、统一编号、统一发放使用,并应建立缴销制度。
各单位需要的其他自制的原始单据,如借款单、报销单、材料出库、入库单等的样式,可由财务部门或主管部门制订。
(5)各种原始单据,都应当分别有单位或个人的签章,购物发货票还应当有本单位的经手人和验收人签章。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的原始单据应当翻译成中文或汉族文字。各种原始单据都应当有大写的金额合计、数码涂改的一律无效。
(6)会计部门对于非法的单据,一律拒绝报销并追查责任,对于内容不完备的原始单据,应当由经手人补齐手续后才能入账。
(7)记账凭单的格式如下:
4、记账凭单
附单据 张 年 月 日 顺序第 号
┏━━━━━┯━━━━━━━━━━━━┯━━━━━━━━━┯━━━━┓
┃ │资金来源及运用类科目名称│资金结存类科目名称│ ┃
┃摘 要├─────┬──────┼────┬────┤金 额┃
┃ │ 收 方 │ 付 方 │ 收 方 │ 付 方 │ ┃
┠─────┼─────┼──────┼────┼────┼────┨
┃ │ │ │ │ │ ┃
┗━━━━━┷━━━━━┷━━━━━━┷━━━━┷━━━━┷━━━━┛
复核 制单 记账

(1)记账凭单,分资金来源及运用科目和资金结存科目两部分。每一会计分录都是收就记收,付就记付,两个科目,一个数字,对应平衡。
每一部分各科目之间发生对应关系时,必定有收有付;两部分各科目之间发生对应关系时,必定是同收同付。有收有付的会计事项,收付两方对应平衡,同收或同付的会计事项,两部分之间对应平衡。
(2)记账凭单,应当按照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顺序整理制单记账,不许把几天的会计事项,加在一起作一个记账凭单,以保持会计事项发生日期和记账日期准确一致。
(3)记账凭单,经过其他人员复核后即可据以记账。但是,会计员自制转账事项的凭单,如更正记账错误,年终结账等记账凭单,因为没有原始单据为凭,应经会计主管人员签章后才能生效。
(4)记账凭单按照制单的顺序,每月或年编一个连续号。月终,连同每个记账凭单后面的原始单据装订成册,加上封面,妥善保管。
(5)本制度规定的记账凭单格式,各分局、研究所,局机关、总台的财务部门,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5、会计报表
(1)会计报表是向上级反映预算执行、各项经费收支存余情况的数字报告。各单位必须认真填报,做到不漏单位,数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2)会计报表的编制、基层单位根据会计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上级单位除根据会计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本级的会计报表外,还应根据本级报表和经审查过的所属单位会计报表,编制汇总的会计报表,逐级汇编上报。会计报表必须经过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审阅后签章上报。
(3)会计报表按季编报,逐级汇总上报。各分局于季度终了廿五天内报局,各研究所和直供单位于季度终后十五天内报局。
6、会计交接
(1)会计主管和经管人员调离工作时,必须认真办理交接手续,没有交接清楚不得离职。
(2)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时,应将工作情况作详细介绍,并将所经管的有关文件、资料、凭证、账表、公章、支票、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卷、贵重物品等,编造移交清单,会同会计主管人员当面向接替人交清,并由移交、接替、会计主管人员盖章。经管账薄的人员办理交接时,应进行结账,经核对无误后,在账数字下盖章,并在“经管账薄人员一览表”上注明移交日期,由交接双方盖章。
短期离职的移交手续,可按单位首长指示办理。
(3)单位撤销、合并、会计主管人员和会计人员必须办好清理工作,结清账目。并向接收单位或上级机关移交清楚后,方可离开。
(4)各单位财产物资管理部门的人员离职,办理交接,应比照上述规定办理。
7、查帐制度
各分局、研究所对下属开支单位,每年至少查帐一至二次,平时发现了重大问题,应随时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查帐主要是对帐薄、单据、凭证和各种报表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经费开支是否合理合法,有无超支,有无铺张浪费等违犯政策、法令、财务规章制度的行为;现金管理是否严格,有无挪用、垫支及违犯结算制度的现象;会计核算资料是否完整、正确,会计手续是否完备,帐目清理是否及时,有无弄虚作假、帐目混乱、不遵守会计制度的现象;会计人员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权限。在查帐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对发现的问题要反复核实,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五、预算资金的核算和管理
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的财力保证。既要满足事业需要,又要合理地、节约地使用资金。根据预算资金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分别规定主要管理原则和核算手续如下:
1、领拨经费
加强资金调度使用,上下协同做好保证工作。各单位应当按季分月份编制用款计划,原则上按下达年度预算分月拨款,遇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用款计划时,必须事先申请并注明那个月份减拨,在上级资金可能保证的情况下予以增拨。各单位用款计划应在本季度用款之前二十天内报来(在未下达指标前由局酌情拨款),按上报计划请领和拨款。
按财政部“限额拨款”、“划拨资金”两种方式下拨预算资金。各种预算资金,应当按照财政体制和预算级次逐级领拨。各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得向没有经费关系的单位垂直拨款,同级主管部门之间也不得发生经费领拨关系。如果需要时,应通过同级财务部门办理划转预算手续,以减少资金渠道,加强资金管理。
2、资金管理
(1)银行开户,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资金的性质,分别在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和建设银行开立存款账户。海洋局机关、各分局、研究所和总台等会计核算单位,根据核定的经费限额,在当地开立中央预算经费限额户。
海洋局所属(含营以下单位)报销单位的经费、差额单位的差额补助和其他的业务收入、特种资金、应缴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留用)、福利费、留用党、团费、代管经费和其他往来款项,应在人民银行“中央机关、团体其他存款”科目下开立有关存款户。
各单位食堂的存款和职工的互助金存款,不应与预算资金存款户、其他存款户和一般机关、团体存款户混淆。
①93户,中央金库限额支出(含海洋事业费、海洋环保事业费等),核算实行“中央经费限额拨款办法”的中央预算单位,在用限额内向银行支取款项。
②85户,特种存款,核算各军兵种,团以上各级后勤财务等单位的存款。海洋局各单位按海后、舰后规定执行。
86户,特种企业存款,核算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军区、军兵种所属工厂、农场、军马场(包括师、团自办的和经营的小工厂、小农场,以及家属工厂)、军人服务社等企业单位存款。
③88户,机关团体预算存款,核算预算单位由财政机关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资金的存款。
④89户,机关团体一般存款,核算范围;机关团体预算外资金存款,财政预算单位所属的报销单位的经费存款,差额补助单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的业务收入,以及党团、工会费等存款,不属于企业性质,又无财政拨款关系的福利事业单位,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附属的职工食堂、托儿所等单位存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连队、机关食堂、招待所等单位的存款。

账户名称,除85户、86户按军队规定外,“限额拨款”、“其他存款”户,均按单位名称和另加财务专用章逐级办理开户手续(印鉴按银行规定办理)。
经费限额的缴回,均应填制“缴回经费限额通知”(可用转拨经费限额通知代替,但须将“转拨”二字改为“缴回”字样),以用款机关为拨出,上级机关为拨入,由下而上地送本机关开户行办理缴回手续。缴回上级机关的经费限额余额,不得以现款(含信汇)来办理缴还手续,以免年终决算核算银行支出数时发生差额。
(2)支票管理。支票存根应由领取人签章(有借据的,可不再签章);支票存根和银行送款薄存根,一律作为原始凭证,附于记账凭单之后(报销单位按月份装订保管),均不得散失废弃。平时开出支票,应尽量不跨月支取,一律不准跨年,应按月和开户行对账,保证账账、账款相符。凡不属于资金供应与开支报销的单位,严禁帐户资金出借或随意挪用。凡属于局系统兄弟单位内部临时借垫款,原则上应事先汇入后(在本单位计划内)支用,特殊情况亦应经领导批准,不得随意借垫挪用资金。
为了防止盲目采购物资,避免账目错乱和发生空头支票,加强资金管理,堵塞漏洞,财务会计部门,原则不签发无金额支票,如果事先不能确定品种、数量、金额时,经本单位领导人批准,财务部门可以在符合下列条件下,签发不填写金额的支票。
①签发的支票,只限于转账支票,并需在支票上写明收款单位的名称和签发日期。
②财务部门必须规定支票的用途和限额,并在规定期限内向财务会计部门(在一天内报告开支数字和及时报账,最多不超过三天)报销。
(3)现金管理:
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制度,按照规定使用现金。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限额按规定分别由上级后勤财务部门或开户银行核定。超过限额的现金及时送存银行。提取、运送、保管现金要有安全措施,防止丢失、被盗。库存现金管理,不准以借据和白条顶库存现金;也不准提取大量现金进行异地(含当地)采购和上交或偿还借款;不准私借公款。
3、经费支出:
(1)经费支出是各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经费支出应当以用款单位实际消耗掉的资金和材料,体现事业效果的实际支出数字为准。各单位应当根据预算、计划规定的用途和开支范围,按照

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办法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第82号令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办法〉的决定》已经2011年11月17日省人民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骆惠宁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青海省人民政府

  关于修改《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办法》的决定

  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决定对《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办法》做如下修改:

  一、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村(牧)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并负责本村分散居住的五保供养对象的管理和服务。”

  二、第七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获得稳定生活来源的;”

  三、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修改为:“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第八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对分散居住的五保供养对象的住房,应安排资金适时进行修缮,农牧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应优先考虑五保供养对象住房改造,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的住房,应方便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起居。”

  第八条第一款第(四)项修改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

  第八条第二款修改为:“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五保供养对象考取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和扶贫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资助。”

  四、第九条修改为:“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应当保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对象日常基本生活所需,不得低于当地农村牧区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农牧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由省民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州(地、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但不得低于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标准,并报经省民政部门备案后公布执行。”

  五、第十条第二款修改为:“分散供养的,可由村(牧)民委员会委托农牧民、五保供养对象的亲友照料,或者由其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服务。委托照料的,村(牧)民委员会、受委托的代养人和五保供养对象三方应签订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协议书,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落实服务责任和帮扶措施。集中供养的,由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统一提供供养服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与五保供养对象及五保供养对象户籍所在村签订供养协议,明确相关权利和义务。”

  六、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州(地、市)、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足额安排五保供养资金,同时对五保供养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具体负责五保供养资金的安排和管理使用。”

  对条文的个别文字作了修改。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办法

  (2008年7月1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令65号公布 根据2011年11月17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办法〉的决定》修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做好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农牧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

  村(牧)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并负责本村分散居住的五保供养对象的管理和服务。

  第四条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捐助和服务。

  第二章 供养对象的条件和确定程序

  第五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对象(以下简称五保供养对象)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残疾和未满16周岁的农牧民:

  (一)无劳动能力;

  (二)无稳定生活来源;

  (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

  第六条五保供养对象按下列程序确定:

  (一)本人向村(牧)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农牧民本人无法表达意愿的,由其近亲属、村(牧)民小组或者其他农牧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牧)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示10日以上。无重大异议的,填写《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对象审批表》,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对象审批表》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人的自身状况和家庭条件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申请人、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对批准给予五保供养待遇的,免费发给由省民政部门印制的《农村牧区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向本人或代为申请人做出不予批准的书面说明。

  第七条五保供养对象享受五保供养待遇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村(牧)民委员会或者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牧区五保供养证书》,终止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待遇:

  (一)获得稳定生活来源的;

  (二)已具备了劳动能力的(年满16周岁、尚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除外);

  (三)有了具有供养能力的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

  (四)五保供养对象死亡,丧葬事宜办理完毕的。

  第三章 供养内容、标准和形式

  第八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包括下列内容:

  (一)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水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对分散居住的五保供养对象的住房,应安排资金适时进行修缮,农牧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应优先考虑五保供养对象住房改造,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的住房,应方便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起居。

  (四)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

  (五)办理丧葬事宜。五保供养对象亡故后,一次性发放一年供养标准的丧葬补助费,丧葬事宜由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或者村(牧)民委员会负责办理。

  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五保供养对象考取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和扶贫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资助。

  第九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应当保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对象日常基本生活所需,不得低于当地农村牧区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农牧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由省民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州(地、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但不得低于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标准,并报经省民政部门备案后公布执行。

  第十条五保供养采取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两种形式。五保供养对象可自行选择供养形式,但患有精神疾病和严重传染性疾病不宜集中供养的,应当分散供养。

  分散供养的,可由村(牧)民委员会委托农牧民、五保供养对象的亲友照料,或者由其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服务。委托照料的,村(牧)民委员会、受委托的代养人和五保供养对象三方应签订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协议书,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落实服务责任和帮扶措施。集中供养的,由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统一提供供养服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与五保供养对象及五保供养对象户籍所在村签订供养协议,明确相关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供养资金

  第十一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资金,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担,在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州(地、市)、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足额安排五保供养资金,同时对五保供养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具体负责五保供养资金的安排和管理使用。

  第十二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资金要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供养资金每年由县级财政部门拨付到县级民政部门供养资金专户,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集中供养的,发放到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分散供养的,直接发放给五保供养对象,发放情况应在《农村牧区五保供养证书》中载明,并由经办人和五保供养对象或者受委托的代养人签名。

  第十三条有农村牧区集体经营收入的,可以从农村牧区集体经营收入中安排资金,补助和改善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的土地(草场)交由他人代耕或使用的,其收益归五保供养对象所有。

  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社会捐赠款物时,除捐赠人有捐赠意向外,可以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五保供养对象生活。

  第五章 供养服务机构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将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第十五条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管理资金,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民主管理和服务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日常管理、工作人员经费,由县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不得从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经费中支出。

  第十六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以改善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条件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不得使用农村牧区五保供养资金。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政策优惠。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牧区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农牧民登记造册,建立五保供养对象数据库。每年对五保供养对象变动情况进行核查,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

  第十九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遵守治安、消防、卫生、财会等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符合要求的供养服务,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应当实行信息和政务公开。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供养标准和供养资金发放情况等信息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村(牧)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不在本村范围内公示或出具虚假评议意见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三条享受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待遇的农牧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镇)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追回其冒领的五保供养资金和物资:

  (一)以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待遇的;

  (二)享受五保供养待遇后,自身状况和家庭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条件,不及时报告、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继续享受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待遇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08年7月15日起施行。2004年11月23日省人民政府印发的《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同时废止。